改革能源结构,推广使用无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和低污染能源(如天然气、沼气、生物质能)。 对燃料进行预处理(如燃料脱硫、煤的液化和气化),减少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 改进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如改革炉灶、采用沸腾炉燃烧等),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量。
第一,发达国家的维持型可持续发展战略。发达国家为解决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并考虑到自身的利益,采取了如污染工业转移、实行清洁生产以及发展高科技和知识经济以替代自然资源等措施,即所谓的维持型发展战略。第二,发展中国家的赶超型可持续发展战略。该战略重点在经济发展。
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抓好诸如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降低这些行业的资源消耗水平。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前款规定以外的跨行政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由上级人民政府协调解决,或者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把环境定义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城市和乡村等”。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把环境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科斯定理提出,环境问题应由造成环境问题的一方承担治理成本,这有助于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但科斯定理在实践中也存在局限性,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应用。 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议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在采取措施应对环境问题,如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由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提出的一种观点(并非真是一条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环境经济工具就是运用市场经济的机制和手段,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环境保护中的基础作用,提高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效率。
科斯的观点1:任何事,不是一方伤害另一方,而是双方都在争夺稀缺的资源,伤害是相互的。由此思考:我们垃圾分类是希望垃圾再回收,可以节约资源。但事实是,垃圾分类本身也在消耗资源,其伤害是相互的。
树立生态文明正确理念包括四个方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要树立节约的消费观。工业文明时期,人们以为更多的消费就是对经济发展更大的贡献,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著名经济学家布朗认为,“自愿地简化生活或许比其他任何伦理更能协调个人、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各种需求,可缓和争夺稀少资源而产生的国际冲突。”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绿色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富足。
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根据党的十八大显示,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国际组织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2、保护生态环境。环境素质是生物生存、生命发展和人类文明的物质基础。环境治理能够减缓和控制污染排放、生态破坏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保障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及其持续发展。 维护人民健康。污染物和有害气体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识。
3、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包括:对青山、绿水、蓝天、大海的保护。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采(矿)滥伐(树)、不能乱排(污水)乱放(污气)、不能过度放牧、不能过度开荒、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等等。
公共产品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是“非排他性”.第二是“非竞争性”。公共产品的存在,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特性,公共需要具有非加总性、无差异性、非对称性、外部性、社会剩余产品性、整体性和强制性的特征。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的效用无法分割为多个部分,供不同的人或群体独立使用。 受益的非排他性: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排除其他人同时消费该物品的可能性。 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对公共物品的提供和分配不基于竞争性市场机制,而是通常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决定。
本题考查公共产品的特征。公共产品的特征包括: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产品的效用无法分割为若干独立部分,供不同的人分别享用。 受益的非排他性: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会排除其他人同时消费该产品,或者排除该产品的消费。
【答案】:A、C、D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一般主要由政府来提供。可知,A、D项当选,B项不选。外部性是指对他人产生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但不需要他人对此支付报酬或进行补偿的活动。公共物品具有正外部性。所以C项当选。故本题答案选ACD。
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公共物品的特征如下:公共物品都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消费的非排他性,即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除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1、皖北农村家庭垃圾处理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农村家庭垃圾的处理本属于私人物品,但在如今家庭垃圾产量不断增多的情况下,传统的无害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私人的处理方式造成了对公共空间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2、垃圾处理与回收的利润就比较低,一般又政府部门环保局负责,因此可以算做一种公共品。
3、这是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理念的要求。这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的要求。这是科学宏观调控,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
4、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皖北农村夫妇攒钱给儿子娶媳妇是给了儿子所需要的鱼。父母应该活出自己的生活,把儿子该做事情留给孩子自己去做。
5、所以亚当斯密所宣传的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外部性决定了政府有时候必须要干预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也揭示了产权的重要性,自己的家是自己拥有产权的,是完全自己所有。而马路上是属于公地,没有明确的产权所有,所以就出现了没有人爱护,不得不由政府来管理的局面。